在生活中,茶是司空见惯的东西。虽司空见惯,却又实在不俗。它与闲适一道,与高雅同堂,以清净为友,结智慧为伴,因此它在诗里,更在禅里。当年赵州老和尚一个“吃茶去”公案,就把茶完全弄到形而上去了。从此的茶,就不仅仅是陆鸿渐《茶经》里的了,茶的季节把握,茶的采摘经验,茶的焙制程序,茶的煎煮火候,水的层次要求,器的讲究,饮茶时的人的种种表现方式,都变得不重要了,茶成了一种高妙的状态。或者也可以这么说,正因为有了这种高妙状态,吃茶时的情形便不一样了,它更靠近了心灵,由心灵来体味,经由心灵体味过的茶,就不再是一种饮品,而吃茶的过程,也就成了成就心灵的一种方式、一种途径。
一杯历史名茶在手,茶人也就活在文化里,活在历史中。各种茶会,各式茶席,都是人的灵魂在自然中诗意地栖居。茶存乎一心,静心品茶时,当下的一得,便是莲花盛开。”
你看她写茶与女人:“茶的清雅,茶的甘冽,茶的香韵,茶的安静,茶的灵气,茶的淡泊,茶的洁净,茶的怡人,与其说是茶的这些美妙,是好女人的情质,毋宁说这些是女性一生应该追求的美好。”
你看她说茶道:“茶道的终极追求,就是让人回归宁静和本真,这才是生活的原生态,也是最高的境界。”
你看她讲吃茶的过程:“嗅茶、温茶、纳茶、润茶、冲泡、淋壶、运壶、奉茶,每一细节都是一种心平气和,含笑淡然,都是一曲浅唱低回、余音绕梁的《声声慢》。”
你看她感觉水:“真的没见过这样的水,触手满是寒气,清莹的光泽让人相信这就是轮回前的那一颗心,那是在百千万劫的红尘里,只有与至爱相对时才有的撼动。”
你看她讲究壶:“紫砂壶,是茶的知己,是茶人的知音。每一把紫砂壶都有一个真情故事。当你用一颗心解读着另一颗心,一把壶就有了生命。”
这部书,与其是在说茶,不如说是在借茶说心。为了通达心灵之境,书里不仅有茶,有茶的历史,茶的典故,茶的知识与茶的文化,更有眼前的人和故事,有心灵上的感悟和体察。读着它,你的心就会慢慢地宁静下来,跟着一个人的叙述,进入到一种状态,简约,干净,平和,空灵,从而忘掉身边烟火的缭绕和生活的忙碌,而啜饮一盏清泠和闲适,这时你会发现,自己原来就在自己身边。